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精选多篇)

时间:2024-04-15 13:50:20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精选多篇)[此文共10560字]

第一篇: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

篇一:《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

看了《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后,心情凝重但又觉得它是偶然中之必然。

首先,苏共党内自身的腐败、堕落已渗透到了当时苏联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苏共及其各级各类官员所作所为完全为全苏人民所痛恨,实际上苏共已失去其执政根基—人民。腐败导致党衰国亡。苏联各级干部的特权现象早就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形成的特权阶层,享有各种既得利益。到勃列日涅夫时期,更形成一个个“官僚氏族集团”,这些集团内部儿女联姻,官官相护,贪污渎职,使执政党与民众之间隔阂越来越大,民心尽失。有一种观点认为,搞垮苏联的不是反共分子,不是外国敌对势力,就是这些官僚特权阶层为维护和扩大其既得利益而造成的。具体地说,20 世纪80 年代末,这个集团羽翼已经丰满,他们已将大量国家财富占为己有,此时,他们急切希望共产党的垮台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剧变,以便通过国家制度的公开变更,在新制度下从法律上承认他们攫取的财富合法化,并能名正言顺地将这些财富传给子孙。基于这样的认识,有的学者认为,苏共的垮台和苏联的剧变,是“一次来自上层的革命,旧统治集团中的主体部分自行背叛了以往对自己借以统治的体制的忠贞,掉头而去” 。国内也有学者认为,苏共党内官僚特权阶层“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既得利益集团的‘自我政变’”。

其次,苏共选人用人没有真正选到用到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人来执政,也就是从中央到地方接班人出了政治上的问题,“党的组织是由党员构成的,党的权威是靠领导干部树立的”。苏共在选人、用人、培养人的过程中出了问题,培养选拔了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为代表的一批失去共产主义信仰、失去基本政治立场、失去党性的、丢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领导干部,这就为苏共内部埋下了定时炸弹。他们最终成为苏共自己的掘墓人。这些历史教训警示我们,选用什么样的人,培养什么样的干部,事关党的生死存亡。

第三,苏联当时国家经济发展没有跟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经济基础出了严重问(收藏好 范 文,请便下次访问WwW.)题,上层建筑也必然倒下。体制僵化、经济衰退是根本性的原因。十月革命的胜利,固然不一定像过去苏联教科书所说“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但无需讳言,它也绝不是一次普通的朝廷更替或政权转手,它的世界意义在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开辟了一条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尝试。在苏联,这一伟大的社会实验曾经取得过辉煌,但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史称“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集权的体制。这种体制,为应对国内外紧张局势,能集中一切人力、财力、物力,适应备战和应战的需要,取得工业化和增强国防实力的显著成果,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使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然而这种体制严重背离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压抑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加上它在政治上无情地消灭各种反对派和压制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严密控制,使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时代主题逐渐向着和平与发展转移,这种体制使经济发展缓慢,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更加严重,制度性的弊端进一步凸现。显然,这种体制不但不能完成把苏联建成现代化民主国家的历史性任务,反而使苏联在同资本主义的世界性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是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根本性原因。

第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保障事业管理没有与国际接轨,没有及时采用人类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管理国家,所以各项法律法规等不能为人民群众创造公平公正自由民主的生活环境,所以也必然使国家陷于混乱。大多数苏共领导人把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历史过程看得过于简单,对资本主义的生命力估计不足,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过于盲目,认为通过上层建筑的变革、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比任何资产阶级民主要民主百万倍”的民主,并能够顺利地解决资本主义未能解决的各种问题。这种理想主义认识的不断发展、演变,到斯大林时期导致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经典作家丰富理论遗产的简单化、僵化和教条化理解。反映在具体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便出现了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对资本主义缺乏客观的认识,强调与资本主义的对抗和斗争,对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经济上的、特别是政治上的成果一味否定和排斥。对资本主义所创造的文明成果的排斥,谈不上学习和借鉴国外行之有效的经验,造成社会主义国家长期闭关锁国、与世隔绝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限制了社会主义从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所有人类文明中汲取营养,以丰富和充实自己。第二,对社会主义所面临的任务,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困难估计不足,往往在强调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优越性的同时,忽视了基本政治制度优越与现实实际状况落后之间的差距,不能始终清醒地看到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从而制约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完善。

第五,苏共的改革并没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没有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戈尔巴乔夫时期推行民主化、公开性,骤然间打破了多年封闭的国门,使人们看到了外部世界,看到了苏联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经济、科技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巨大差距。在新形势下又是激情和理想主义左右了苏联社会,苏共党内和苏联社会普遍出现对迅速改变国家现状,赶上并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充满幻想,希望通过一次激进的改革使苏联迅速成为“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这种右的理想主义和浪漫情绪造成了新的“幼稚病”。不少苏共理论家寄希望于国际范围内的阶级调和与合作,认同西方的价值观,希望化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对立,陷入浪漫的理想主义,甚至完全是幻想、空想。在当今世界,即便不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出发,仅从国家利益出发也不可能得出这种幼稚的结论。这种改革就是以攻击执政党、讨好西方为目的,没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致使苏共完全处于被动,所以必然倒下。

第六,没有处理好与各少数民族、各加盟共和国的关系,很快国家被分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虽然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旧俄疆域上形成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体及其民族问题却历史地遗留给了苏联。苏联党和国家为解决民族问题作了不少努力,也曾取得一些成绩,但由于历史上传袭下来的民族问题的严重性和民族关系的复杂性,加在处理民族问题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上的失误,使民族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苏联存在的69年中,其民族问题可谓头绪纷繁、盘根错节。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屋建瓴、高瞻远瞩,提出了在全国广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切中要害,抓住了党的根本,可使我们党长期依靠群众,取信于民,永葆青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此处隐藏5703个字……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些,对于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四篇: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8

第八期

签发:李鹏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

近日,临河区统计局组织干部观看了《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的纪录片,大家观看后一致认为影片很真实、很震撼、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全体干部都认为应该吸取苏联灭亡的教训,密切联系群众,增强服务群众的观念和本领;所有干部都要以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契机锤炼党性,增强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树立国家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影片以纪录的形式讲述了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的惊天动地的巨变,影片给我们最大的感受是一个国家的领导层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有着多么巨大的作用,一个不合格的领导对于

百姓来说就是一个灾难。

上世纪80年代末,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的总书记后启动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否定了马列主义和共产党的领导。从经济到政治体制再到思想文化倡导新思维、新举措,经济搞私有化、政治搞多党制、意识形态搞多元化、舆论搞自由化。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几乎把苏联推向了覆灭的边缘,苏联共产主义的大厦摇摇欲坠。继任上来的叶利钦则抛下了苏共的面具,给力苏联最后一击,一个辉煌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巨人就此倒下。叶利钦更加激进的改革几乎使俄罗斯濒临崩溃,一个强大的国家一时间乌烟瘴气、狼鼠横行,苏联人民再一次陷入了被奴役的地位。

苏联的亡党亡国给我国带来的最大启示就是改革要循序渐进的推进,不能搞激进式的突变,尤其在政治体制方面要“稳”字当头,因为它关系到13亿多中华儿女的幸福和安康!

临河区经普办(苏鹏宇)2014年3月21日印发

第五篇: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2

近日,安排时间观看了党内历史教育片——《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感触颇深。纪录片以声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建党93年、执政74年、有着近2014万党员的苏维埃政权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的。以史为鉴,以人为鉴,这对于中国共产党如何保持共产党员纯洁性、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党员干部居安思危的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罪魁祸首戈尔巴乔夫本着所谓的“公开性”,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否定了马列主义、否定了社会主义,让代表着人民权利的社会主义性质的苏联解体,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从而使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倒退了几十年。他的改革脱离了人民,叛离了党,成为了俄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究其根源,即苏联共产党人的蜕化变质,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的蜕变。

一、否定党的领袖,否定党的历史。“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一股“重新评价历史”的运动,从否定斯大林开始,继而攻击和诽谤列宁,歪曲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最后否定苏共70年的执政历史。这种所谓的

评价使苏共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终于导致了苏共党亡政息。

二、背叛马列主义,失去理论指导。在理论上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使全党失去正确的理论指导,必然造成党内外思想的混乱和社会政治动荡。戈尔巴乔夫彻底背弃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他强调:“新思维”就是促进“多元化”,放弃“意识形态限制”和“精神垄断”,打破“一切理论的局限”,实质上就是打破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三、党风党纪败坏、严重脱离群众。党的纪律约束行为,关系党的权威,党的作风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一旦败坏,后果可想而知。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党内腐败严重,特权阶层恶性发展,不断利用各种手段,转化国有资产的支配权,大部分党员干部成为特权阶层的首脑,操纵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脱离了群众,叛离了党。

四、干部路线错误,任人唯亲盛行。苏联的干部路线从斯大林时期开始出现了任人唯亲,上下级干部之间形成了很强的人身依附关系。到戈尔巴乔夫时期,任人唯亲的干部路线更加肆无忌惮。错误的干部路线造成党政军干部队伍思想空前混乱,严重损害了党的威信,造成了干部对党的离心倾向。

五、背离建党原则,改变党的颜色。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上,搞的是民主社会主义,鼓吹“全民党”、“全民国家”,实行资产阶级“公开性”、“民主化”,造成了全党的思想混乱,很多党员感到迷茫。党的基层组织受到严重削弱,形同虚设。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受到破坏,党风恶化,严重脱离群众。

由此观之,腐败,是苏共垮台的罪魁祸首,它一方面腐蚀着领导干部,使干部腐化变质;另一方面使党离心离德,丧失人心,恶化干群关系,“反腐倡廉”是我们从苏联学到的深刻教训。居安思危,想本国当前政治局势,反腐倡廉,党风廉政建设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这就需要从每一个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入手。

一、夯实文化功底,提升理论修养。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好文化学习,努力做到:学理论,要在提高理论素养上下工夫,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学经济,要在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发展趋势方面下工夫,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党员干部能够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强化政治素质,筑牢思想防线。要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不断强化廉洁从政、廉洁执法、

廉洁司法的政治素质,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德才兼备选拔干部。要把反腐倡廉思想教育融入领导干部的选拔、管理、使用、培训等各个环节,坚持自律与他律、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从而使领导干部在各种考验面前自重、自警、自励、自律,筑牢思想防线,自觉抵御各种消极腐败的侵蚀 。

三、强化党员意识,保持心态平衡。要不断强化党员意识,坚持党的路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公仆本色,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端正思想态度,通过学习和接受教育,使内心世界更加充实,心态更加平和,进取心更加坚定,保持良好的心态,看待问题不会偏激,才能把党赋予的工作和自己的人生追求融为一体。

四、扩大覆盖范围,抓好宣传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扩大反腐倡廉教育的覆盖面,加强勤政廉政先进典型的宣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增强干部群众反腐败的信心。要倡导廉政文化,促进全社会树立“以廉为荣, 以腐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扩大反腐倡廉的影响。

“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告诫我们:每个共产党人

都要居安思危,要充分认识到如今的中华民族,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会象苏联那样,出现国家四分五裂、内乱外患,就没有今天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谐的局面,更没有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生活。我们要倍加珍惜,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万众一心,齐心协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精选多篇)[此文共1056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4 小巫范文网 www.wugu66.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