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水泥生料车间班组建设小结

时间:2024-07-24 06:02:06
水泥生料车间班组建设小结[此文共5274字]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员工朋友

大家好,我是来自水泥产业天能水泥公司生料车间赵肃疆,今天由我为大家介绍我们车间的班组建设推进工作。

作为天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致力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创新绩效型、社会责任型的水泥企业。不仅解决了天业集团各产业内部废渣,还消耗了周边工业企业废渣。水泥产业天能水泥分公司肩负着吃干榨尽的重任天能水泥生料车间是天能水泥生产源头,其主要消耗的原料来于各产业废弃物电石渣,粉煤灰,净化灰,硅粉,炉渣等,车间现总人数75人,其中正式工74人,劳务工1人,平均年龄35岁。天能水泥生料车间共有5个班组,分别是铁骨小分队班组、天天向上班组、华胜班组、先锋班组、超越班组。此次工作汇报小结分以下5点:1.一个贯彻;2.一个夯基;3.两个落实;4.落地实效;5.下一方向。

611集团召开班组建设项目启动大会,确立了以党建为龙头文化为引领安全为基础班组为抓手“四位一体”全面生产力革新的总方针,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天能水泥公司荣幸的被选为班组建设试点单位,体现了集团领导对我们的信任,也让我们倍感压力但是压力就是动力。开始阶段,车间主任亲自给大家讲解开展班建的意义和目的,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班组建设,然后由让班长在建设工作推行时给员工去讲解,同时,车间也在班组中对班组员工进行了适当的引导工作

生料车间人员少、现场工作量大(一岗多能),生产任务重,再开展班建工作,身心疲惫,大多数早班都无法正常下班。这是我们的现状,也是员工一开始的普遍意识

一、一个夯基

在当今的社会里,不愿学习、进步,就会被淘汰集团引入了外部咨询机构努力培养员工工匠精神,提高员工自主管理我们以班组建设为契机,通过班组团队建设提高班组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员工自主性,将原来的管理模式强制式转变为激发式工作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我爱做”“我愿做”。

1首先,车间召开启动会,帮助了车间的班组建设推进计划表,同时通过该计划的制定,帮助班组制定了自己的班建计划表

2好的团队要有凝聚力,在理解了班组名片的作用后,各班组分别建立自己的班组名片(班名、班标、口号、班歌、目标、安全目标,等).

3班组内也采用了人人担当一责任的班组管理机制, 每一位员工都在班组建设中出一份力,更能体现员工价值。

4有了团队就要有规矩,集团有制度,厂里有规定,班组有公约,将班组日常管理尽可能做到了管理无死角,同时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通过公约的形式对班组制度进行了增补,让每一位员工都能自觉遵守自己制定的公约。

5在开展建设前期,员工的建设积极性不高,为此,车间积极号召党员先动起来做一个标杆,从而带动其他员工的工作意愿

6班组建设前期我们先将我们的资料整理收集便于将来工作整理和优化。

7学习了好的方法就要有行动,我们鼓励班组对原有的班前会形式进行优化,7.1重点是对时间的把控,在合理的时间尽可能开的高效:先让班组对班前会简单的试行,车间根据每个班组的实践去分析班前会时间的合理时长。7.2班前会里设置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的环节,在活力调动和谐氛围养成的同时也是为了观察每位员工的精神面貌,从而帮助每天工作的安全开展。7.3班前会的小课雏形阶段,车间对小课的要求从自身工作出发,不限制范围,先让大家愿意说,从而逐步提高每一位员工的表达能力,同时进行知识经验的分享交流。

8.有了开展就会有问题,车间定期收集汇总各班的问题及时引导大家解决好问题 

9.车间也非常重视工位工的技能提升,定期组织开展一些技能比武大赛,促进岗位工的技能提升。

10.在学习与技能的提升时,车间不忘将车间的事故案例进行优化,班组建设前期车间先组织大家统计案例找案例,简单的进行分析。

                                                       

二、两个落实

学习知识技能并学以致用,是员工胜任岗位的必要条件。因此,车间把小课法和案例管理法作为两个抓手,促进员工的知识技能提升,从而为生产保驾护航

首先是小课。

1. 车间制定了车间的学习计划书明确了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等进行一一落实。

2. 三级联动炼化小课效果显著,车间如何炼化小课?由于我们所处的阶段问题,目前采取了如下方式:班组先制作小课,车间引导班组小课的学习内容(根据车间特点来开展),而班组负责对小课进行优化。然后,车间组织内部小课比赛,营造学做比学赶帮超的氛围通过比赛,各班组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也借鉴了别人的亮点,三级联动有效提高小课质量,也让班组更有了开展小课的动力。

2.1    大家为了小课更有有效,八九点的李老师现场指导进行纠偏,并由车间多次跟进落实改善。目前,各班组班前会所采用的小课形式较为多样化,同时也能将小课和案例分析加入班前会议中。

2.2为了提高小课质量,车间搭建平台给员工展示小课,利用赛场机制让大家比一比,赛一赛,评一评,练一练氛围。

2.3赛场上我们邀请了集团公司姜部长,产业总工姜总对大家讲解班建的意义和小课的目的,也是对我们前期工作的一种检验。

2.4大家对得奖班组进行点评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赛后持续改进自己班组的小课。

2.5车间推选优秀班组进到产业进行对标,在对标的过程中我们还能学习到别的产业班组的亮点,从而帮助我们提升。

2.6不断的总结标杆经验然后树立新的标杆,大家再学习标杆!这样能达到《比学赶帮超》学习效果。

接下来是案例管理法的开展。

3第一阶段的我们主要看的是,案例分析是否有效的解决了问题

3.1案例分析不过关问题出现在哪?  众多的问题依靠员工自身无法解决车间将班组案例分析采取了进行问题反问的方式:1.为什么大家会使用这种方式来分析问题2.安全道理都知道为什么一干活就出错3.是不是没有找到问题的重点?

3.2车间对班组进行一对一引导让大家对案例问题点分析,使用群里群策的让大家都参与其中,但是效果不好!

3.3带着问题,我们借用外脑请教八九点公司李老师教授了我们案例分析工具的使用方法(鱼骨刺图、5W法,等

3.4车间根据老师课件要点进行分解制作表样里面加入了(事件分类、原因分析、结合自身预防措施、整改措施,让大家进行参考,根据事件使用案例分析法进行分析。

3.5表单制作后,由班组进行内部评选,然后车间搭建平台让各班组进行对标。

3.6目前,车间要求每个班组每周交一到两篇案例分析,车间与班组长们进行兑标,大家使用评议机制选出一到两篇好的案例给班组加分给个人奖励,获奖作品也会展示给大家大家借鉴学习。

3.7这是我们车间现阶段班组基本案例分析状况20%的人能做出优秀案例60%的人写的案例水平一般其余20%的人知道案例但需要进行提高。下一步我们计划小课课件进行分类,车间选出优秀课件进行统一归类存放,形成车间的知识库

三、落地实效。

1.通过对标大家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群策群力改善自己班组的薄弱点,每个班组现阶段都能将班前会的游戏,小课,安全点告知、委员轮值安排、前一天工作总结和今天的工作进行安排实施总结

2.多样化开展小课:我们的小课为了解决枯燥乏味的问题,各班进行对标后,在小课的讲解过程中增加了反问提问抽问板书展示、实物对比等多种学习方式

3.有工作计划的开展就要有总结周会和月会就起到了这个作用。

周会总结 1、每周会议结合自身工作来进行2、本周召开一次班建总结。3周工作未完成项自动成为下周工作计划中的一部分

月总结1.本月工作完成情况。2.本月未完成工作项总结。3.讨论如何完善班建工作。

4.大家学会了案例分析将问题追问到底。4.1案例中发现小问题制作成找问题做改善,也可以从车间隐患自查表里找问题做改善。鼓励员工自发的对车间显现的小问题及时整改。4.2通过每周车间组建对标发现班组中有需要提高的部分,展开学习讨论并再次制定班组内部互学。

4.3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发生的事件,使用案例分析法来分析问题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工作中哪里有缺陷。

4.4这个事件发现为了安全我们加装了防护设备,但同时给我们带来了设备的隐患?最后我们车间制定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4.5当一个事件发生后,通过群里群策和使用正确的分析法,可以追溯出各类隐藏的问题。

4.6为提高生产质量,车将定期组织召开用案例管理法为载体的质量分析会,让大家根据分析法查找质量缺陷原因

5.使用评议机制查找班组差距说说别的班组“好”(亮点)“很好”(自己班组的缺失)“还可以更好”(提给别人的建议)最后回到班组总结实施一下。

6.现阶段各班组人员少,出现一人两岗的情况。因此,我们车间根据现有情况决定对巡检路线图进行优化为员工能够在本岗位工作时少出错1.车间制定计划,让员工自己对岗位画出巡检路线图,车间组织技术人员评选。评选标准是结合实际“岗位人员少要符合现场人员配置”“巡检点位要明确,岗位点要全面”“各岗位点位重点标注清楚,注意事项”“符合现场实际情况与班组人员相结合”“是否增加岗位工劳动力与工作强度”根据以上要求车间主任、技师、工艺员设备员、班组长、进行评选最后选出优异巡检线路图,经全员签字认可在运转班组试运行一月,在每周如发现有问题及时进行更正,由车间负责跟进;运行后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开展岗位《巡检比武赛》巡检的每次修订必须通过车间。初步巡检路线图实施后发现:试运行一周后各班组反馈意见有个别点位需调整,车间再次修订。从而达到巡检实际效益。

《水泥生料车间班组建设小结[此文共5274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4 小巫范文网 www.wugu66.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