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沙漠课堂一片绿洲
肥城白庄矿学校王玉芝
陆游有诗曰: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在2020年的新秋我来到了泰山脚下有幸聆听教育专家们的教诲,“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次的研修让我经历了思想的洗礼,享受了一场精神的的盛宴,满载而归。也深深感到自己的不足,虽教书多年,在教育方面却仍像个小学生一样。是应该好好反思自己了-----
一、不忘初心,发展素质教育,以德树人。
北京师范大学杨明全教授《课程改革与教学能力提升》的报告,让我们回归课堂原点反思与追问,我们到底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怎样培养?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课堂,重新认识课堂,不要让课堂成为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孔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道以仁。仁者人也。我们的先辈们几千年前就非常重视选拔人才首先看品德这一要素。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说我们不能把课堂只当做传授知识的地方,应该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平台,这不是空头支票,要落到实处。那么在今后的语文课堂中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
首先让我们的孩子要学会学习,乐学善学。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知、好、乐三种学习境界以乐学为上。快乐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的运用。这一点每位老师每位同学都知道,但是怎样让我们的学生乐学是我们老师一生所追求的。尽管我们的教学一直在改革,教学观念教学方法都比过去有了较大改变,可还是有一部分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厌学。针对这一部分同学老师们更应多一些关注,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真诚的关爱,有了爱才会有教育。我们班有一位不爱学习又能打架的孩子,上课桌子上就摆着一本书,书上干干净净,如一片荒漠。多次的批评教育也改变不了,后来我单独和他平和的交流,夸赞他的记忆里很好,背诵较快。就这一次谈话他有了改观,上课眼睛里有了神采,也能记笔记了,课本上出现了小片绿洲。虽然成绩依然很差,但是上课他脸上有了笑容,与同学的关系也有很大改善。除了真诚的关爱,更重要的应该是老师的文化素养,对文本的研究,通过各种渠道要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即使研究不透文本也要想办法来吸引学生,如张教授所说诗词研究不了,背着教,总有一点使学生折服,这样的课堂怎不生机盎然?
再者让我们的孩子具有科学探究精神,批判质疑 。
有人曾经提出疑问:教学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我想大家的观点大多认同是兼而有之吧。《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规定学生要"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我们教师确立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挖掘教材中科学教育的因素,确立教育的目标。那么语文老师可以通过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来锻炼多方面能力,整合学科课程资源来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的技巧和能力。为此我们校语文教研组也开展了许多活动,比如:“校园小记者三人行”“我的姓氏家族知道多少”“鉴赏古诗文”等等,课下孩子们自由组合小组制定方案,查阅资料,积极行动,既锻炼了孩子们团队合作意识,拥有了勇于探究精神。课堂上鼓励孩子对文本大胆质疑,允许孩子不同的见解,而不是为了赶课程时间而打断孩子,质疑他们的探究性。我班有一个特认真的孩子,课上曾学到“呆板”一词,先前这个呆字读ái,现在国家现代汉语词典统一修订读dāi音,结果第二天这个孩子搜集了所有的修订的字词,并发给我,他一直追问我看到他发的资料了吗,我的不在意的态度惹怒了他,现在想想我这个老师真是不合格,也难怪我的课堂沙漠化。
二、砥砺前行,做研究型教师,必由之路
英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斯滕豪斯曾说“教师即研究者”。研究既是教学专业的特点也是专业实践的需要。北京师范大学鲍传友教授《做研究性教师》报告中指出,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争取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做研究型教师,要研究学科知识,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教学理论,研究教材,研究教师本身等等。当我们研究了这些自然而然也就实现了转型,实现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那么研究有什么特点?鲍教授认为主要有问题、证据、工具、结论等这几个方面。首先进行理论学习,然后观察与借鉴,再不断尝试、反思与总结。在实践中探索、筛选与积累。教学证据的获得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教师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那么要掌握哪些实用好用的研究方法和工具?课堂观察法(行动研究、课例研究、)课堂观察表、问卷、结构性访谈以及提纲。另外建立自己的案例库和数据库,收集有关学生背景、学生发展和教学效果的各种数据,多做相关性分析。
可见做教学研究是科学有序又很艰巨的工作,但这是教师的责任。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变沙漠为绿洲,辛苦一点又算什么?为此我想到了我的课堂,如何让我的课堂鲜活起来,上好真正的语文课,如程翔老师那样的具有真正语文素养的语文课;而不是张秋玲教授所说的矫情虚情假意的语文课。反思我的语文课堂,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应对考试,语文课失去了语文的味道,匆匆又匆匆,学生犹如走进沙漠----
如何做一个治沙人?以程翔老师为榜样,研究文本,走进文本,融进字里行间,才能让学生走进文本,领会作者的真情实感。真正做到每一节课都是鲜活的。为了搞清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著名作品《窗》的题材到底是小说还是散文,程老师多方研究,甚至联系留学澳大利亚的学生帮其查阅资料,最终搞清入选课本中的小说《窗》的原版是散文,泰格特看到后这个小故事认为很不错就改编成小说。小说的结尾留有悬念引人思考,主题是含蓄的,而原作品则比较直白,结尾处点题。这就是小说与散文的区别。听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的确教参上对这篇文章的题材有两种说法,当时也困惑了我很久,就是不知道如何去研究,把问题搞个水落石出,而是模棱两可。下面是程老师课堂作品产生的经过:
一、有意为之或者是机缘巧合
《荷塘月色》与《窗》
二、初步研究
三、写成教案
四、首次施教(征求意见)
五、反复修改(多次施教)
六、深入研究(学术支撑,有所突破)
七、整理成文(公开发表,产生影响)
像这样的课堂作品程老师每一篇课文都是这样进行研究的,这样不用自然文本而是用研究出的教学文本来上课,学生怎不喜欢?这样的课堂就是绿洲课堂吧 教育家于漪老师曾经说 ,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程老师和于老师是同类人一辈子在学做老师。
三、以书为泉,浇灌沙漠课堂,绿洲一片
教师不忘初心培养高素质人才,砥砺前行做研究,做好这些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知识的架构是不行的。曲阜师范大学徐瑞教授以及程翔老师的专业成长经历,那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讲座,正是得益于他们读书。读书,可以让自己从不同层面得到丰厚,读书,可以加深自身文化底蕴,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这些大家都明白知道读书的益处。所以都在致力于书香校园,让学生爱上读书。我们学校也发起“等身读书 ”活动。这样的活动大多是要求孩子们多读书,对教师的读书要求则宽泛许多,尽管提倡师生共读,但坚持读一直读则是不容易的。反思我的读书状况也是很惭愧的。
师生共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孩子成长的一种方式,在经典阅读的熏陶中,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获得阅读的乐趣。 这几句话同样也适应于教师。阅读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方式。师生共读一本书,一起交流书中有趣的故事,令人感动的情节,赏析精美语言片段。这样教师指导交流起来游刃有余,还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碰撞出情谊的火花。眼下这一批学生我自六年级带上来的,已经带了三年了,课本要求读的经典名著,让学生利用好“边角余料”时间(早读前、课间、午间)来读。我和学生利用寒暑假还共读李微漪的《重返狼群》,金一南教授的《苦难辉煌》,林清玄的《林清玄散文选》等等。但是我的阅读仅仅停留在最初阶段了解书的内容大概。今后应通过交流汇报课、精品鉴赏课,来检测激励孩子真正爱上阅读,对我也是一种鞭策。
专业阅读。几位专家的读书经历让我深深感到自身阅读的狭隘,以前我只注重了文学性的阅读大大忽略了专业性的阅读。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仅用5年多时间就获得了物理、数学双学士和物理学博士学位,并于40岁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丁先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这句话虽然有点偏激,但也说明“专”的重要性!教师坚持进行专业阅读,可以不断增加我们的专业底蕴,提高我们的专业素质,使我们掌握更多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等要用的时候,随时随地信手拈来,不是节省了时间了吗?而我则在教学困惑中苦苦挣扎,不得其解。今后我因该在专业性阅读下些功夫了。程翔老师这样的大家还坚持买书,几乎到了汗牛充栋地步,每天都在学习,每天都在学做老师,何况吾小辈乎?下面是程老师向我们推荐的几份专业性强的杂志:
《课程·教材·教法》(北京)
《中学语文教学》(北京)
《语文学习》(上海)
《语文建设》(北京)
《语文教学通讯》(山西)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
博学而笃志,师生如果真正做到广泛的大量阅读,我们的课堂怎么不会生机盎然呢?去成为热爱读书的人,努力去探究我们的课堂教学,为早日成长为研究型教师而不懈奋斗,当今社会,终身学习贯穿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学校教育也从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转向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广泛阅读全民阅读终身阅读已然成为时代的先锋,教师的职业特点也决定了教师必须成为热爱读书的人 ,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不忘教育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