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范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论新时代下母亲的教育方式

时间:2024-05-24 19:41:20
论新时代下母亲的教育方式[此文共2969字]

——“温柔”与“威严”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子女的成长与比拼已成为诸多家长人生事业的一件大事,因而家庭教育问题也逐渐成为困扰诸多家长的重大难题。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教育的最重要因素,家庭氛围是否温馨、父母教养方式是否合理、家庭内部结构是否完整等都将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研究认为:当下,在正常的家庭氛围中,母亲的家庭地位与以往不同,其在家庭教育中所承担的任务空前艰巨,因而现代家庭中的母亲务必要掌握好教育的关键技能——“温柔”与“威严”。

关键词:家庭教育;母亲;教育方式;“温柔”与“威严”

家庭作为孩童最先接触而且产生相互作用的环境,也是孩童认知世界的第一步,是孩童获得日常生活习惯与社会文明的主要途径,这也就奠定了青少年未来心理健康状况发展的基础。[1]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行为习惯以及未来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当代经济飞速发展的大潮流中,要想孩子未来的发展能紧跟时代步伐而不至于比同辈落后,父母的家庭教育就至关重要了,尤其是在现当代特殊的家庭教育环境下,母亲的教育职责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当代家庭教育中母亲的教育方式作以下三点分析:

一、当代家庭教育中母亲的影响力现状

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位老师,为其以后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石。[2]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领导者,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决定了整个家庭教育的质量及后果。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与古代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社会现象不同,在当下的新时代潮流中,母亲的家庭教育地位得到极大提升,承担的教育责任也不断加重。

在古代,由于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一是母亲本身的文化水平较为低下,大部分女性出嫁前都未能接受到与男子同等的教育份额,往往只会织布绣花等较为实用的生活技能,而不具备承担家庭教育的基本素养;二是古代封建家庭中,父亲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支配着家庭的教育原则,而母亲往往只能从属,难以形成个人的教育理念或即使有也难以有权利去支撑其理念。而在当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完善的社会制度、极速转变的社会理念促使男女的社会地位逐渐趋于平等,甚至在很多家庭中,女子已经开始掌握家庭的领导权利。伴随着这种社会理念的转变,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教育地位也随之变化:父亲负责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而母亲则承担着家庭的基本生活事务处理责任及子女教育责任。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社会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相处交流的时间分配很不均衡,母亲与孩子的相处交流时间远远高于父亲,这就造成了孩子往往更依赖于母亲,受母亲的教育影响更为的深远。综上所述,当代家庭教育中,母亲的教育影响成为主导,母亲的教育方式也将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二、 当代母亲的家庭教育误区

实践证明,家庭教育一定要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应孩子的发展天性。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如果有贝多芬的潜质,就给他营造贝多芬的环境。但问题在于是大部分孩子不具备贝多芬的潜质,而母亲却一定要他成为贝多芬,其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心理上的误区

1.补偿心理。很多母亲幼时的梦想未能实现,成为母亲后,打算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当年未能实现的愿望,以弥补当初的遗憾,因此就拼命给孩子施加压力,把自己的兴趣、爱好都强加给孩子。人人都不喜欢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让孩子学习他们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这样做只能导致他们更加厌恶学习。同时,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实行全方位的包干,不让孩子承担自己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孩子犯了错误也处处迁就,不及时纠正。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到彩虹,在这样的温室里盛开起来的花朵,根本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久而久之不仅导致孩子形成任性、偏执、缺乏独立性、意志薄弱的弱点,还容易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道德品质。

2.虚荣心理。很多妈妈喜欢炫耀孩子的优点,以获得别人的赞许和羡慕,对缺点却避而远之,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这样做,往往只会使家长注重孩子的外在表现,却忽视了最应该关注的孩子的内在品质。一旦孩子没有满足母亲的期望,母亲首先不是帮孩子分析原因,而是首先要挽回自己作为家长的“面子”。虚荣心不但导致家长产生焦虑的心理,更容易打击孩子的热情。我们常能听到母亲对孩子说“你某某方面不如某家的某某”。看到某家的母亲带孩子去学什么,就跟着也把孩子送进收费比别人还高,牌子还亮的早教机构,似乎是一种提升身份的投入,顺应潮流的举动,母亲常常是“痛并快乐着”,而孩子在母亲的虚荣心理教育驱使下,也渐渐地走入了成长的误区。

(二)方法上的误区

1.成人化教育。母亲没有把孩子当成“孩子”,而是“小大人”,所采用的方法是成人化、小学化的方法,一切都是高标准、严要求,不允许孩子犯错误,看到孩子闲下来就焦虑,家长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却没有真正地考虑到孩子的感受,这样做的结果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天性中所应具有的那些幼稚和童真正在变得越来越少,孩子也越来越不像是孩子了。

2.棍棒教育。“不打不成才”,部分母亲仍在把这句古话作为“教育信条”,认为只有打才是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可是事实证明没有哪一位成才是真正打出来的,打得结果只能给孩子留下身体的创伤和深刻的心理阴影。研究表明,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心理偏差,如说谎、孤独、固执、粗暴、怪癖、喜怒无常、攻击性行为等等。更为关键的是,打丢了孩子的质朴天真,打丢了孩子的活泼天性,也打丢了对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是有独立人格的人,理应得到母亲的尊重。

三、 “温柔”加“威严”的家庭教育必修技

作为当代母亲,要想成功的扮演母亲角色,完成好家庭教育的重任,培养出健康优秀的孩子,就必须能合理科学的发挥出一位母亲不一样的“温柔”与“威严”并存的效果。

所谓“温柔”,即母亲身上所散发的独有的对于孩子的爱与理解、包容与保护意识,这是许多父亲所不具备的。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无论是对母亲奶水的渴望,还是对母亲怀抱的依赖,都体现出母性温柔散发出对孩子独特的影响力。在大部分正常家庭的孩子眼里,“受伤”的最佳归宿永远是母亲的怀抱。所以,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将母性温柔发挥到极致能使家庭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母性温柔的发挥主要体现在爱与理解上。

爱与理解是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爱与理解也是架起母亲与子女之间沟通的桥梁。有位母亲喜欢逛商场,可每次孩子总是哭着闹着不愿进,她百思不得其解。有一天,她领着孩子在商场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时,女儿的鞋带散了。她蹲下给孩子系鞋带。就在这一瞬间,她发现眼前的可怕,女儿矮小的个子,她的眼中,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只有大人们的一条条大腿和一双双手……。孩子看待与思考问题的角度问题与成人是不一样的,其实,只要家长像这位母亲一样,和孩子站在同一视线上,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学会换位思考,就会爱与理解自己的孩子。有了爱与理解才能有沟通,有了沟通才能有尊重。

“威严”则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在人格平等、尊重的基础上,树立母亲的威严,同时对孩子的不妥行为进行指正。除此之外,母亲必须对孩子的内心思维做到有所掌握,经常和他们进行一些沟通,通过这些日常情感的互动,孩子可以从中体会到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和重视。这种严格且民主的教养方式能促使孩子形成较强的适应能力,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母亲威严的树立既能降低管理孩子的难度又能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

“温柔”加“威严”的家庭教育手段既将母性的光辉温柔地洒向孩子的全身,又有效合理的约束了孩子的行为,符合当代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多元化要求的理念。

德国著名学前教育家福禄贝尔曾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在当代社会,大部分母亲与孩子朝夕相处,母亲生活朴素、勤俭节约,孩子也会朴实;母亲做事负责、有条理,孩子做事就不会马虎随便;母亲勤奋、爱劳动,孩子就能吃苦耐劳。错误的教育比不教育的后果更为严重,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家庭教育本身,而是执教鞭的人拥有怎样的手段以及如何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

[1]田峰溶, 李冬, 张静, 李敏玉.浅述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因素[J].社会心理科学, 2012 (11) :3-6.

[2]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6) :95-103.

《论新时代下母亲的教育方式[此文共296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4 小巫范文网 www.wugu66.com 版权所有